企业文化 > 员工天地 > 正文
 

我的“家风”

        我,标准的80后,家里5口人,除了爸爸、妈妈,我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。或许大家都很惊讶,这样的家庭在那个计划生育如此严格的80年代,明显就是格格不入,可仔细想来,其实也不出奇,从传统的观念解释就是人丁兴旺。不管如何,也无从道起爸妈抚养3个孩子的艰辛,我们三就在这个家庭中逐渐长大。
        我是姐,家中的老大。在我还不是很分得清是非、公平、平等的时候,我就已经知道作为“姐姐”应该要有的样子,对镜自省,为弟妹示范和引领。我妈总是这样鞭策我:做事三思而后行,事前必想,言出必行,做有用之人。而作为老大的我,骨子里就有种担当,凡事以家为重,护家人,懂礼让,议长短。乃至逐渐成长的我,不仅是家中老大,也成为了学校班干部,在里在外都自觉成为守规矩的人,谨记于心,执行于行动(付诸于行)。我一直以此为信条,做人以义、以礼、以智。
        妹妹,家中的老二,排行不大不小,顺数倒数都是“2”,在家中最“与世无争”,恪守“中庸之道”,最讨爸妈欢心,也是最逍遥自在之人。记忆中的她,似乎与我不一样,从小她喜欢窝在爸妈中间,对着爸妈撒娇,对着爸妈笑,对着爸妈说着窝心话。似乎爸妈对她的教育也不一样,习惯以“爱”为基调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在妹妹的人生信条里,做人以真、以善、以美。
        弟弟,老幺。按照大多数人的说法,他就是家里持宠生娇,横行霸道之人。可在我们家,似乎他除了享受2个大姐的礼遇外,似乎并没有受到来自爸妈的“厚爱”。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,他还在爸妈的鞭策下养成了饭后洗碗,每天一小扫,每周一大搞的好习惯;从小耳濡目染,在“粒粒皆辛苦”的教导下,他对节俭还有着割舍不掉的情怀,另一方面,爸妈总是教导他做事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世事无捷径,唯能一步一脚印走得踏实。所以,在弟弟的人生信条里,做人以勤、以俭、以实。
        如今,我们都长大成人,带着各自的人生信条,投身社会工作。如要确切地说家风家规,我也无从说起,教育、熏陶等都是母亲对我们三“一日三餐”的唠叨,以及做错事遭到她严厉批评的时候。记得,有次我在我妈抽屉里翻东西的时候,不经意间找到一叠厚厚的、手写的、看起来年代有点久远的字条。我按捺不住一贯的好奇心,一页页地往下翻,随着日期的逐渐推前,字体越发显得幼稚,再看署名,就是我们三的。哦!原来我们三写的《保证书》一直被我妈当作“罪证”珍藏着啊。可再仔细一想,也会我应该明白我妈的用心良苦。小时候,我一直想不明白,究竟我妈在哪里学来的这招:每次我们做错事,她总要我们闭门思过,写保证书。一开始,我也是随便应付的心态,毕竟写不好,按照她的说法就是“无功者饭菜不留”。可是逐渐地,每当我下笔时候,我都会在脑海里重新再把事情回忆一遍,想想自己说过的话、做过的事。往往那个时候,总是感到羞愧难当。也许,母亲叫我们写“保证书”,让我们学会思考、学会改正、学会担当。
        我庆幸我们生于这样一个简单、完整的家庭。小时候,我爸经常出差,家里全是母亲照应着。对于我妈,我至今仍历历在目:每天的午后,她拿着鞭子坐在我们三的床边盯着我们入睡,谁要敢窃窃私语,她的声音便响彻安静的房间振到我们的耳朵:闭嘴合眼睡觉!午后的阳光很刺眼,背光坐着的她,我看不清她的神情,窗外的知了“吱吱吱”地叫着,我们三逐渐安静下来,我的眼皮开始打架,母亲的身影在我眼睛将要闭上的瞬间还屹立着。这就是母亲,以至于今天,延伸到我们人生的信条里,让我们学会自律、学会守望、学会反哺。
        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,学历不高,微微发胖的身材,笑起来会露出一排不太整齐的牙齿,但笑容却让人感到温暖。在她身上,我从没感到过“孟母三迁”、“岳母刺字”的伟大,她以她的人生信条教懂了儿女要如何做人、如何做事。我们生于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,过着平常的生活,凡是从自身做起,从小事做起。或,此谓家风矣。(文/黄思欣)

 
 
 
 
 
 
  网站地图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版权隐私  |  后台管理
copyright@2014  湛江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